Paul Meehl十二堂哲學心理學筆記及心得

PB: PsychBrief的筆記
CSC: 陳紹慶的筆記

感謝Michael McGovern上傳錄影到youtube

第一堂

  • (CSC)“哲學心理學"系列講座是談心理科學理論與發現的整合分析(meta-science),談如何建構科學理論,以及如何評估理論品質。

  • (PB)硬科學的說服力是來自測量方法與數學,而非專家互相約定的定義。

  • (PB)科學家討論的概念必須是可操作的,否則無法連結事實。

  • (PB)方法學標記詞(Methodological remarks)多用於後設言談(科學事件與事件關係的陳述、陳述與陳述之間的性質、信念與證據的關係。例如_真_(true), _偽_(false), _合理性_(rational), _不可知的_(unknown), _研究結果證實_(confirmed by data), _錯誤的_(fallacious), _簡化的_(deducible), _有效的_(valid), _有可能的_(probable) ),少用於客觀言談(學術專有名詞。例如_質子_(protons), _性衝動_(libido), _原子_(atom), _引力常數_(g), _行為增強物_(reinforce) )。

  • (PB)德國哲學家、邏輯實證主義代表人物賴欣巴哈對於歸納法的看法是不對的。

  • (PB)被錯誤的心理學理論引導的觀察計畫,會造成被污染的資料。例如為了得到能符合理論的資料,只觀察有利的現象或修改資料。

  • (PB)約翰·華生本來認為學習是發生在肌肉,後來由老鼠走迷宮的實驗結果,發現傳遞肌肉回饋的神經細胞,能讓老鼠經由快速溝通與環境變化,學到正確路線。實驗結果否證華生的原始理論。

  • (PB)與Paul Meehl同時期的心理學者著迷於使用可操作的概念詞彙論述與交流,模仿硬科學領域的用語,認為有意義的詞彙代表可被測量的概念,且能做邏輯命題。然而許多詞彙只是不嚴謹的模仿,魯道夫·卡爾納普認為這些作為只是裝聰明。

  • (PB)Paul Meehl對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觀的批評: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家提出的概念能被心智正常的人類理解,並且不斷修正。然而為了達到確定的企圖,以一系列邏輯與數學呈現概念,_逼迫_受眾相信這才是科學。

  • (PB)1980年代已經出現的後設物理學(metaphysics),參與其中的學者想透過理性分析與重建物理學知識,探討為何有理性的人類會相信科學。Paul Meehl認為這個領域走到當時已變成清算,而非求知。

  • (PB)[維也納學派哲學家認為]什麼是意義(meaning):只要沒有人知道如何用事實或邏輯評價的事物,就是認知中無意義的事物。語句的意義來自能核實的方法,確認意義的推論。語句意義的核實通常根據支持語句描述的經驗。Paul Meehl引用羅馬歷史有名的典故:凱撒下令渡過盧比孔河 ,說明當時羅馬城的居民,與凱撒軍中的百夫長對於凱撒說出這句話的意義有不同解讀。

  • (PB)對於人們相信的資訊通常是來自權威的提醒。希望上過這系列講座的學生能時時提醒自已對於權威的說法,不會抱持過於信任的態度。

第二堂

  • (CSC)Paul Meehl在第一堂結尾預告這一堂是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特別篇。Meehl自稱是新波普爾主義者(Neo-Popperist)。談到卡爾·波普爾雖然長期在維也納生活,卻不與維也納學派往來。

  • (PB)卡爾·波普爾不認同維也納學派判別意義的方式,也從未提出否證是判別意義的一種標準。

  • (CSC)1919年5月29日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Arthur S. Eddington)觀測日全食通過太陽的光線,偏折角度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而非牛頓的萬有引力預測。卡爾·波普爾以此例說明真正的科學運作方式,理論的預測被可測量的證據證實/否定,理論的主張進而被人們接受/放棄。

  • (CSC)與愛因斯坦同期的知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理論能解釋所有發現,沒有因為發現不符合預測,理論主張就要被放棄的事情。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理論雖然主張與預測不同,也無法找到證據支持或拒絕其中一種理論。

  • (PB)佛洛伊德也有做觀察,但是觀察內容無法計量。非科學的理論不會指出能被否證的條件,而是延伸解釋能力。

  • (PB)板書加上舉例說明理論預測得到證據支持的肯定前件(Modus ponens)與理論預測被證據否定的否定後件(Modus Tollens),兩種都是有效的邏輯論證(Implicative syllogism)。

  • (CSC)肯定前件:大前題描述預測$(P \rightarrow Q)$,小前題(P)說明預測條件,後果(Q)呈現實際的證據。例如:如果克卜勒第三定律的推算是正確的每隔76年就能從地球觀測哈雷慧星。克卜勒第三定律推算出76年,天文學紀錄證實推算。

$$((P \rightarrow Q) \wedge P) \rightarrow Q$$

  • (PB)否定後件:大前題$(P \rightarrow Q)$描述預測,小前題$(\neg Q)$呈現反證,後果$(\neg P)$否定預測。例如:(Meehl講的例子#1)如果尼克森是誠實的政客,我就吃掉我的帽子。我沒吃帽子,因為事實證明尼克森不誠實。(Meehl講的例子#2)如果牛頓力學能推算恆星的位置,就能在該位置觀測恆星。實際上觀測不到恆星,所以牛頓力學的推算有誤。

$$((P \rightarrow Q) \neg Q) \rightarrow \neg P$$

  • (PB)肯定前件與否定後件的後果與小前題互換,就變成無效的邏輯論證。Meehl指出許多採用歸納法的言論,都是無效的邏輯論證。好用歸納推論容易讓人不自覺運用無效推論,偏好「符合理論的事實」。

  • (CSC)Meehl引述卡爾·波普爾的說法,指出這是區分科學與偽科學論述的關鍵,有效的科學理論必定提出肯定前件與否定後件的預測。同時以此小評Skinner為主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 (PB)累積的事實控制理論的長程發展,科學理論不會因為少數反例就被拋棄。穩固的科學理論能包容一部分反例。沒有能辨識科學理論變得不科學的特徵。

  • (CSC)Meehl小評孔恩的科學革命觀點。影片57:40~1:05:55重覆剪接。

  • (PB)引述波普爾區別科學與非科學的看法。

  • (PB)儘管有建立於檢驗事實的內隱結構,科學研究並不是建立或徹底推翻某個理論。波普爾提出確證程度(corroboration)的概念,描述科學理論的穩定度。檢驗理論確證程度的測試應從能否發現反例的檢驗下手,越有可能發現反例的檢驗,通過檢驗的理論有越高的確證程度。檢驗的測量與操作範圍越小,檢驗的嚴格度(risky)越高。

  • (CSC)波普爾認為確證程度無法量化,然而Meehl不認同,並引用美國科學哲學家韋斯利·薩爾蒙(Wesley Salmon)的研究成果佐證。

  • (CSC)以上說法可參考波普爾1934年的著作「科學發現的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 (PB)要估計理論的確證程度,要先計算事前機率(prior probabilirty)。

  • (PB)板書呈現虛擬的迴歸方程式與預測數值光譜,說明以理論預測最不可能發生的結果,為何是一種高嚴格的檢驗。

  • (PB)設定評估理論的虛無假設檢定:根據既存報告或常識,指出得到某個結果的參數範圍,機率只有不令人驚訝的50%。

  • (PB) 介紹韋斯利·薩爾蒙的奇異巧合原則。沒有理論預測卻掌握大致的測量結果,真的得到的話就是一種奇異巧合。相對於根據理論預測一段測量結果並實際測得,後者才有確證與否可言。

  • (PB)薩爾蒙相信可用機率表示理論可被確認的程度,雖然波普爾不認同這種作法,Meehl認為兩者殊途同歸。薩爾蒙提倡貝氏機率能評估理論被確證的程度。

  • (CSC)Meehl版貝氏機率講座。可參閱Meehl and Rosen(1955)

  • (CSC)假設有兩個裝滿紅色與白色珠子的罐子,現在隨機抽出一顆白珠,但是是從那一個罐子抽出來?

  • (PB)假如已知罐子1有1/3是白珠;罐子2有2/3是白珠。如何計算抽出的白珠來自罐子1的機率?首先設定以下機率:$P$ ~ 白珠來自罐子1的事前機率;$Q = 1 - P$ ~ 白珠不是來自罐子1的事前機率;$p_1$ ~ 白珠來自罐子1的條件機率;$p_2$ ~ 白珠來自罐子2的條件機率;$P(w|1)$ ~ 抽到的白珠,的確來自罐子1的機率,即事後機率,某種原因導致特定結果的機率。

$$P(w|1) = \frac{P \cdot p_1}{P \cdot p_1 + Q \cdot p_2}$$

  • (PB)上述事後機率計算公式可套到各種臨床診斷案例。例如$P$是思覺失調外顯症狀、$p_1$是羅夏克測驗衡鑑結果,事後機率是羅夏克測驗診斷為思覺失調的個案,確實是思覺失調的機率。

  • (PB)以事後機率評估科學理論的確證程度。沒有科學理論的話,事後機率缺少$Q \cdot p_2$。有反例檢驗的科學理論能設定$Q \cdot p_2$,確定支持理論的正例$P \cdot p_1$能導致足夠大的事後機率。

  • (PB)薩爾蒙認為反例的事前機率要越大越好,波普爾則認為反例的事前機率要越小越好。不過兩者都同意反例檢驗是否證理論的最佳工具。

  • (PB)最後稍微提到經常與波普爾一起談論的兩位高徒:保羅·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與[拉卡托什·伊姆雷(Imre Lakatos)](Imre Lakatos)。Meehl講較多拉卡托什的事情,預告之後會談拉卡托什的科學研究綱領(research program)。科學研究綱領影響孔恩的科學革命觀點。

  • (PB)拉卡托什的科學研究綱領強調的時間進程,改良自波普爾的觀點。波普爾強調科學理論預測新事實的出現,比解釋舊事實的由來更重要。

  • (CSC)Meehl最後強調能預測新事實的理論,比只能解釋既有事實的理論有價值。

第三堂

  • (CSC)開頭11分鐘回顧科學哲學研究在明尼蘇達大學落地生根到1980年代的歷史。

  • (CSC)第三堂與第四堂大量轉述卡爾.波普爾的兩本重要著作內容: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科學發現的邏輯)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猜想與反駁)

  • (PB)科學的表達是描述的(descriptive),倫理學與法律用的表達是規定的(prescriptive)。科學哲學的表達則是混合兩者,否則無法探討任何課題(邏輯實證論者無法洞察這一點)。
  • (CSC)科學哲學研究必然觸及科學史,Meehl認為科學史有外部(external)與內部(internal)兩個層面。
  • (PB)外部史觀察政治與經濟等非科學家理智能運作的領域,如何影響科學理論的發展,還有表達的方式。(例如法國大革命與近代科學發展進程的關係)
  • (PB)內部史觀察能揭露宇宙如何運作的事實,如何被科學家注意。還有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如何和發現的事實相互發展。
  • (PB)(第三堂主題#1)科學發現的脈絡(Context of Discovery)通常指導致重大科學發現的心理與社會因素。例如1865年提出苯環的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凱庫勒,據說曾夢到一條銜尾蛇,才有此發現。不過突然的頓悟與如何導致事實的發現沒有太大關係。
  • (PB)科學修正的脈絡(Context of Justification):科學家多數時候靠著累積證據、資料、甚至統計結果,逐漸逼近事實。
  • (PB)有人認為沒有必要區分突然的頓悟與漸進的修正。Meehl認為如果不多了解修正的脈絡,才能完整理解科學家們檯面下的正確與錯誤操作,如何影響科學的發展。
  • (PB)Meehl指出許多時候科學家並不希望研究紀錄公諸於世(抽屜效應?)。
  • (PB)即使是有錯誤的研究紀錄,也能促進後人了解犯錯的原因。例如擁護以太理論的美國物理學家戴頓‧米勒,曾做過的以太觀測實驗紀錄於1955及1986年,透過再分析發現其測量問題導致錯誤結論。
  • (CSC)Meehl談論物理學的以太研究歷史,同時提到以老鼠跑迷津研究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的不同心理學,曾有無法重現彼此發現的時期。例如愛德華·托爾曼在柏克萊得到的實驗,在愛荷華的另一個實驗室無法獲得相同結果。
  • (CSC)後來托爾曼公佈自已的完整實驗紀錄,對照愛荷華團隊的實驗方法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托爾曼並未批評對手,只有提出之後行為心理學家嚴格遵守的研究準則,避免不明中介變項干擾實驗結果。
  • (PB)未知或未想到的中介變項可能有顯著影響。非故意的操作錯誤不寫到報告中可視為一種刻意的造假(Fraud)。
  • (PB)刻意的造假比非故意的錯誤更嚴重,因為產生的結論會混淆與誤導其他科學家對理論預測能力的信任。錯誤的結論需要足夠多無法再現的研究結果,才能確定理論無法預測新的事實(請參考2011年之後出現的大規模註冊研究專案)。這些問題都要在科學發現與修正的脈絡中一併探討,像是利益衝突等,都不會在論文報告中見得,卻有重要影響。
  • (PB)舉出四種影響科學發現脈絡的因素:
  1. 科學家對特定研究結果的偏好;報告正面研究結果有利爭取經費?
  2. 論文評審者的偏好與粗心可能導致錯誤結論的論文成功出版(出版偏誤)。Meehl曾在1954年出版整合分析(meta analysis)的經典教科書,討論使用整合分析評估出版偏誤的功效與限制。
  3. 獎助偏誤(?)/科學發現的政治學。Meehl當場評論當時大學與聯邦政府喜歡補助有話題/大眾關心的研究案。大學管理來自政府的研究經費,以此引導校內研究人員做符合校方喜好的研究,不符合校方立場的研究難以持續。這些政經勢力的影響不會表現論文報告之中,並減少不被補助的研究發表機會(抽屜效應)。有些理論的預測力如果只侷限於某些研究方法,獎助又偏好這類研究方法,長期累積的偏誤將難以預測對科學發展的影響好壞。
  4. (給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的科學建議)只依賴實務經驗而不參考有系統的研究資料,就像長期累積正面結果的一系列研究論文,沒有反面證據,會過度高估個人理論的預測力。
  • (PB)(主題#1結尾)科學發現過程必受漸近修正影響。有良好的邏輯知識有助避免研究過程中犯下邏輯失誤,儘管影響科學發現脈絡的外部因素眾多,並非只有負面影響。

  • (CSC)(主題#2)從廣義的科學來說,什麼是真相(truth)? 1:05:59起

  • (CSC)開場用心理系學生有**真相恐懼症(truth-phobia)**的玩笑話,呼應心理學少有可經得起考驗的真相之狀況,帶出Meehl認同的科學現實論(Scientific reality)

  • (PB)科學現實論認為必然存在客觀現實,科學的任務就是指出各種現實的存在。

  • (PB)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與科學現實論不同,主張事物的真相與客觀現實是否存在無關。

  • (CSC)精神分析的思路是工具主義,例如佛洛依德理論中的重要成份:原慾(libido),能不能找到原慾存在的現實並非佛洛依德等精神分析學者的研究重點。

  • (PB)認同工具主義,幻想也有學術意義。

  • (CSC)Meehl本人對科幻沒興趣,認為紮實的科學研究要以科學現實論為原則。

  • (PB)行為主義大師史基納是實踐科學現實論的一種典型,他相信一旦確立心理歷程與人類行為的對應圖譜,心理學家才能真正測試心理歷程。

  • (CSC)Meehl以遺傳學致力建立的遺傳連鎖圖譜(genetic linkage maps),說明史基納所認定的客觀現實。

  • (PB) 三種真相的理論(theroy of truth):真理符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科學現實論的真相觀,任何命題都有相符的事實;真理融貫論(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一個真相由一連串命題連貫構成,例如「我昨晚睡了八個小時」與「我昨天晚上十點就寢」及「我今天早上六點起床」有關;真理工具論(instrumental theory):可預測或操作次序的事件都可以視為真相,包括幻想。
  • (PB)各種真相觀並非互相排斥。例如科學現實論支持者承認工具主義真相觀與事實有緊密關係,也需要根據資料。不連貫的命題絕對不可能是真相,而連貫的命題能做邏輯真偽判斷。
  • (PB)以第一堂曾提過的「凱撒渡過盧比孔河」說明邏輯學者如何判斷這句陳述是真相。
  • (CSC) 根據維根斯坦,以上陳述的表達方式~ Semantic concept of truth:
    後設言談 客觀言談
    $[Caesar crossed the Rubicon]$ is true iff Caesar crossed the Rubicon
  • (CSC) 如何以後設言談與客觀言談表達真相,建議參考卡爾納普考夫曼之間的討論。
  • (PB)以形式邏輯來說,真相是以句子的謂詞(predicate)指稱,也就是主詞(subject)。
  • (PB)最後三分鐘簡略提及逼真性(Verisimilitude):陳述接近真相的程度。逼真是發生論而非本體論的問題。
  • (PB)科學理論是有起碼逼真性陳述的集合。
  • (CSC)Meehl認為包括心理學等現代科學,是追求事實支持的陳述逼近真相的程度。並非像邏輯學探討如何判斷陳述為真。

第四堂

  • (CSC) 繼續第三講未講完的逼真性(Verisimilitude)

  • (PB) 以凱撒渡過盧比孔河的兩個描述開場:「凱撒很有可能已渡過盧比孔河」(客觀語言)與「凱撒渡過盧比孔河是事實」(後設語言)是同義的。

  • (PB) 證據的機率(probability about evidence)是指該證據其支持的理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 (PB) 逼真性呈現言論主張與確實存於世界的真相之間關係,不論主張有沒有依靠證據或證據的效力,任何主張都有逼真性。

  • (PB)「凱撒渡過盧比孔河是事實」(後設語言)的真偽是考察「若且唯若凱撒渡過盧比孔河」

  • (PB) 「凱撒很有可能已渡過盧比孔河」(客觀語言)的真偽是從有記載的檔案中,找到人人相信的紀錄。

  • (PB) 後設語言與客觀語言主張的真偽分別依靠言談內容與證據。

  • (PB) 上述區別與邏輯實證論主張「意義是檢證主張真偽的方法」背道而馳。

  • (PB) 逼真性如同事實的確認(confirmation),以程度大小度量。

  • (PB) 每個科學理論主張為真的程度是連續的,並不是非真即假。

  • (PB) 只要能確認一項科學理論的主張邏輯為假,任何人都能宣稱該理論非真。

  • (PB) 任何科學理論都是多項主張的聯集,只要一項主張不成立,理論就不成立。$ ~T = S_1 \wedge S_2 \wedge \neg S_3 $ 13:22

  • (PB) 這一堂討論幾種評估理論主張真相程度的方式,基本都是計算一個理論的所有主張為真之比例。每種評估方式都有一些缺陷,機率也是。

  • (PB) 使用統計的心理學研究,是採納次數的概念評估結果符合理論主張的機率。

  • (PB) 評估理論的品質需要其他方法。

  • (PB) 以分子運動論(Kinetic theory)為例,這個理論以溫度、體積等參數構成的數學公式描述氣體分子運動,任何人皆可使用公式研究各種氣體。分子運動產生的熱度以公式中的參數表現。

  • (PB) 分子運動論展現科學家偏好階層式的解釋。

  • (PB) 分子運動論無法描述極端狀況的分子運動,根據波普爾否證論的標準,符合否定後件的條件,應該要放棄。但是實際上否證論並非科學家應不應該放棄理論的標準。

  • (PB) 工具主義不在乎事實是否支持主張。現實論必須拒絕不被事實支持的主張。

  • (PB) 再深入談分子運動論有主張不符事實,科學家如何探討其中的問題。不符事實的主張成為科學家改寫公式,讓公式更能描述事實的作業媒介。科學家只要投入研究達到某個程度,心中就有理論的理想形態,以當下所知改善公式。

  • (PB) 除了更改理論主張符合事實,科學家也可以改變對研究對象本質的假設,達成理論的更新,實際例子如海王星先以數學預測可能存在的規道,之後才被實際觀測證實。

  • (PB) 理論的原生主張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是最重要的。

  • (PB) 健全的科學理論必須有關鍵且不可變動的核心方程式(core postulate ),以及暫時認可能被修訂的週邊方程式(peripheral postulate )。任何評估理論逼真性的模式沒有區別中心與週邊方程式(postulate )的話,都是不夠充分的。

  • (PB) 核心與週邊方程式通常不會直接表現在方程式算符,除非有科學家能舉出實驗結果支持方程式的推導。越常用於推導實驗結果的方程式,越有可能是理論的核心方程式。

  • (PB) 任何理論都會有一些理論方程式(theoretical postulates)。理論方程式是數學化的理論修辭與能描述觀察操作的普通修辭。

  • (PB) 從理論方程式推導的主張都是基於觀察的,使得理論能建立於事實之上。這種主張是以邏輯、數學、與明確的觀察詞彙構成。以電流理論為例,由於有安培計,測量結果能透過理論主張說明及預測。

  • (PB) 科學理論的要素是什麼?羅素認為只有能觀察的事件(events)可為理論的要素。Meehl以任何領域科學家可分析的對象,提出數種要素:成份(substance,例如化學物質);結構(structures,例如夸克);事件(events,例如神經細胞電位變化);狀況(states,例如某人的生理、心理狀況);質性(dispositions,例如易燃的、易溶的);力場(field,例如磁場)。比較顯眼的要素是複合的,例如結構或成份在某種狀況下改變之事件;磁力是各種物質都會有的質性,只是地球等行星是初級質性,人造鐵器有磁性是次級質性。從要素的解析可見許多科學定律與理論都是合成的、有動態功能、以及有發展性。合成的理論應主張分析的對象如何形成與呈現。動態功能蘊涵亞里斯多德提出的有效原因:只有這個原因存在,必定發生這個結果。發展性出現於不同版本理論之間的演進。理論之間的連繫建立在理論要素的相似。如果要檢視理論發展過程的變化,可以先尋找什麼是首先造成彼此推論過程不同的信號。

第五堂

第六堂

第七堂

第八堂

陳紹慶
陳紹慶
認知心理學副教授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