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你確定這不是「雷」研究嗎?

本文印證第一手劣質科學研究,確實會被不了解如何評估品質的科普作家,當成有價值的新知。本文提出的分析與建議,適用於任何內容及情節相似的科普案例,並非針對性批判讓我得知這件案例的科普作家知識能力。

七月底準備出國開會之前,在RSS訂閱通知看到這一篇科普文章“等等,你確定這不是假新聞嗎?",介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Johar Gita率領的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事實查核的心理學研究。看到介紹文章第二段之中的一句話"研究者以一系列八個實驗來告訴大家一件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找來原始論文一讀。讀了沒多久,發現了三件事情,讓我決定寫這篇網誌呈現我的分析,提供中文科普作者與讀者另一個觀點:

  1. 這篇論文的責任編輯是Susan Fisk。
  2. 八個實驗的後七個是第一個實驗的概念性再現,一致的實驗方法是受試者瀏覽網頁新聞標題,察覺其他參與者的存在,便會降低進行事實查核的意願。但是多數實驗結果p值在0.05到0.01之間。
  3. 肉眼掃過前三項實驗的統計數據,便發現有瑕疵的自由度。

超過一成的統計數據瑕疵

察覺第三件事情的當下,我立刻開啟statcheck網頁,將全文pdf檔上傳,分析其中可能有錯的統計數據。下載輸出結果之後,發現statcheck從60項數據挑出9項錯誤。一篇論文有超過一成的統計錯誤有多嚴重?根據荷蘭蒂爾堡大學開發statcheck的團隊研究,1985到2013年頂尖心理學期刊出版的論文,數據出錯的比例約10%。哥大商學院用一篇論文馬上達成心理學家累積30年的成就,當然要仔細檢查真正的證據力到底有多高?為何出現這麼多錯誤的論文可以在影響係數名列前茅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註1)

整體結果缺乏證據力

還好八項實驗的主要實驗變項的統計數據並未出錯。如果有錯,這篇論文一開始就不該被接受。也許是研究者的想法有新意,基本操作與測量並未有太大問題,才會獲得責任編輯的青睞。但是八項實驗結果一致,能代表這篇論文的論點獲得充分的證據支持嗎?

為此,我把八項實驗的主要變項效果統計值與p值挑出來,進行p-Curve分析(註2)。結果顯示這八項實驗結果並沒有達到最低標準的證據力,但也沒有刻意被灌水,正如以下圖表所示:

統計檢定力是指這些實驗讓其他人完整地重做一次,結果能成功重現的機率。學過基本統計應知道統計學家Cohen建議,穩定的研究結果應具備80%的統計檢定力。20%看似有點希望,但實際上50%的實驗結果就很難重現,所以從統計學的觀點,這篇論文的結論並不能成為有價值的科學知識。

為何責任編輯會影響論文品質?

證據力如此低的論文得以發表,期刊編輯的角色絕對不可小覷。我之前介紹的披薩門事件,曾提過方法學恐怖份子一詞得名於Susan Fisk的言論。先前在2014年,Susan Fisk也是同一本期刊備受爭議的臉書研究責任編輯。這項臉書研究的爭議除了讓臉書使用者未事先知情,就參與研究的研究倫理瑕疵,研究方法是另一個被批評的重點。這項研究收集分析約15萬5千名臉書使用者的資料,得到的實驗結果效果量卻是超乎尋常的低(0.001)。這種研究方法和結果就像為了找到蘊藏在中央山脈裡的一克拉鑽石,把整個中央山脈剷平。
繼去年創造方法學恐怖份子一詞,Susan Fisk今年更在《心理科學期刊》發表的文章,直接點名批判為首的兩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教授Andrew Gelman、多倫多大學社會心理學家Ulrich Schimmack,批評他們訴諸情緒式批判,破壞科學討論的氣氛,妨礙她所相信的好科學發展。
Susan Fisk今年發表的這篇文章提到她所謂的好科學發展,是建立在良性競爭的社群、嚴謹的研究態度、與彼此互信的討論風氣等三項基礎之上。然而,看看Susan Fisk負責編輯的臉書與事實查核研究,顯然都與**嚴謹(Rigor)**沾不上邊。被她所批評的學者所持的批判基調,其實是指出沒有穩定的研究結果,就沒有彼此互信的基礎,卻被Susan Fisk代表的一些學者視為人身攻擊的言論。這種不同陣營各說各話的狀況,在一時之間難以平息。然而,品質不良的研究仍然有冒出頭的空間,絕非科學社群與大眾之福。

給中文科普作家的建議

科學文獻經過科普作家與記者的文字轉化,讓大眾得知有用又有趣的最新知識,對研究者與大眾是雙方受益的好事。然而需要妥善設計與嚴謹統計分析的研究,像是心理學,內部已有檢討反省多數研究是劣質操作結果的聲浪。在劣質科學研究尚待清理之際,筆者提出兩道給中文科普作家提昇專業的建議。

  1. 提昇科普作家的統計警覺:本文示範的statcheck與p-Curve分析,都是有電腦操作經驗者皆可操作的工具。但是要了解使用時機與解讀方法,就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統計知識,我建議有心長期經營的科普作家,要不斷充實統計知識,提昇自已的察覺能力。國內各大學有開設科普課程的系所,更應鼓勵甚至要求學生,要有持續自學統計知識的能力(註3)。
    不久前有72位社會科學領域的資深學者,共同掛名即將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向相關領域同行倡議,此後將統計檢定的顯著水準設為0.005,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防止像哥大商學院的這種研究,有冒出頭的機會。

  2. 選擇經同行評審的註冊研究,作為報導素材:我強調有同行評審的註冊研究,才是有起碼品質的科學研究。因為沒有同行評審就執行的註冊研究,還是有可能被不嚴謹的研究者利用,並被標準寬鬆的期刊編輯接受。實際案例如幾個月前台灣學者發表在演化心理學期刊的研究,研究內容涉及兩性對女性身體的性衝動差異,雖有自主再現的註冊實驗,但是未經同行評審,研究成果招致國內外一致的負評
    有同行評審的註冊研究很好辦識,在論文doi指向的網頁,有看到下面這個圖示便是:

註1:除了自行上傳pdf檔到statcheck網頁,讀者可點此下載分析結果。

註2:p-curve的解讀請見我之前的文章。讀者可點此連結,看到我輸入p-Curve的數據,並能按鈕到p-Curve.com,見到和本文呈現一模一樣的圖表。

註3:個人推薦的自學課程是Coursera的Improving your statistical inferences。我與課程講師Daniel Lakens約定的影片字幕中譯已完成95%。全部完成時,我會撰寫專文介紹這門課程。

!登入個人github帳號就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