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 vs. Others

宜家效應:親手組裝的物品真的比較有價值嗎?

圖片解說:左圖為IKEA台灣區上架的STUVA系列衣櫃,登錄尺寸60x50x192公分,價格新台幣5,690元;右圖為在PChome等網路平台販售的弗斯特單門衣櫃,登錄尺寸40x48x180公分,價格新台幣1,596元。兩者都是消費者購入後自行組裝的DIY衣櫃。

哈佛大學商學院Daniel Mochon與杜克大學Dan Ariely在2011年提出一個很受商業界歡迎的概念:宜家效應(IKEA effect)。這個概念描述同樣一種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消費者會認為需要自行組裝完成的商品有較高的價值。因為歐美市場裡販賣這類商品的指標品牌是IKEA,所以用命名為IKEA effect。Mochon與Ariely在消費者心理學期刊發表的論文(Norton, Mochon, & Ariely, 2012),提出實驗證據說明,這是因為消費者自己付出勞動,賦予商品更高價值的心理偏誤,俗稱自我感覺良好勞動賦值(effort justification)是行為經濟學現在最受歡迎,解釋各種發生類似宜家效應的狀況,背後原因的理論。

來自英德兩國三所不同機構的學者Lauren Marsh, Patricia Kanngiesser, Bruce Hood想知道宜家效應的根源,是不是從開始有金錢的觀念時就開始在個人心智裡運作,所以找了五至六歲的小孩子,參與一系列他們設計的評價實驗。2018年1月正式於認知(cognition)發表的論文(Marsh, Kanngiesser, & Hood, 2018),他們報告的DIY玩具評價實驗,顯示六歲小孩確實有符合宜家效應的評價反應,但是與付出勞力的程度沒有必然關係。研究結果似乎從根本挑戰了勞動賦值理論。

三位學者使用的DIY玩具是幾組長得像上圖的怪獸模型,模型的眼睛與手腳等零件可讓小孩子親自組裝完成。在第一個實驗裡,他們讓小孩子交錯與這些模型做兩種互動,一種是組裝作業(Build Task):親手完成完整的怪獸模型,另一種是把玩作業(Hold Task):拿已完成的怪獸模型進行一段桌遊。每項作業用到的模型不一樣,完成後讓小孩子在一套用表情符號構成的五點量表,為剛才互動的模型評價。這個實驗找了五六歲與三四歲兩組小孩,發現只有五六歲小孩會給在組裝作業玩過的模型較高評價,並且不會給在把玩作業玩過的模型增加評價。第一個實驗確認發現宜家效應的最小年齡。

第二個實驗根據勞動賦值,歸納三種假設,設計四種組間測試條件。前兩種讓小孩子組裝零件完全拆散的模型,後兩種則是已組裝一半零件的模型,分別被命名為高勞動條件(High Effort)與低勞動條件(Low Effort)。高勞動條件的一組小孩子能拿自己裝好的模型回家(Ownership),另一組小孩子換取另一套已組裝好的模型回家(Reword)。低勞動條件的兩組也有相同的安排。根據三位研究者事前註冊的假設,預測符合勞動賦值的實驗結果是:(1)小孩子都會給自己組裝的模型較高評價;(2)高勞動條件組的小孩子給自己組裝模型的評價,會顯著高於低勞動條件組的小孩子給自己組裝模型的評價;(3)即使是換取的模型,也會給予一些折扣,但比非自己組裝的模型顯著較高的評價。

實際結果只有符合第一與第三條假設的預測,低勞動條件組的小孩子不但沒有比高勞動條件組低,甚至還高一點,不管是拿自己裝好的模型還是換取的模型回家都一樣。最後的實驗重現第二個實驗高與低勞動條件兩種組間條件,但是事前告知小孩子組裝完的模型是放在公共場所展示,而非帶回家。兩種條件的小朋友還是都給較自己組裝的玩具較高評價,但是低勞動條件組給的評價還是略高於高勞動條件組給的評價。

Lauren Marsh等三位學者認為結果不符合勞動賦值的預測,可能原因之一是實驗設計採組間比較的緣故,還有小孩子對物品價值的評估其實與自我概念較有關聯。五六歲小孩雖然會對有個人勞動成果的物品給予較高評價,但是不見得與付出的勞動程度成正比,反而可能與小孩子的完形概念有關。不過這種理論的可能性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這項不顯著的結果對勞動賦值的理論前景未必是壞消息,畢竟現在的理論是建立在已經社會化的成人行為表現。小孩子的表現也許顯示評價與勞動程度的正比,可能是成長過程中內隱價值觀不斷被現實回饋重塑的狀態。想像一下,如果在不是以貨幣交易為基礎的社會,也許就不會發現因為勞動賦值而造成的宜家效應。所以小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差別,有需多值得探討的議題。除此之外,如果這項研究因為沒有符合預測的顯著結果而被期刊拒絕接受,我們就無法想像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Marsh, L. E., Kanngiesser, P., & Hood, B. (2018). When and how does labour lead to love? The ontogeny and mechanisms of the IKEA effect. Cognition, 170, 245–253. doi:10.1016/j.cognition.2017.10.012

Norton, M. I., Mochon, D., & Ariely, D. (2012). The IKEA effect: When labor leads to love.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2, 453–460. doi:10.1016/j.jcps.2011.08.002

相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